1、铁市场化有其必然性,铁运输将迎来景气周期。过去20年,中国铁的市场化始终在“收”和“放”之间博弈。除了体制问题之外,铁运输的需求和
供给是其核心矛盾。在1998年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减亏增效”是主要矛盾,于是铁市场化成为发展的主线年中国经济重回高速发展通道后,“铁运力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市场化戛然而止,跨越式建设成为发展的主线。目前,中国的经济重新步入放缓周期,铁市场化也开始被重提,红利有望重现并且能力瓶颈已经得到有效突破,必将进入一段较长的景气周期。
2、红利有望带来行业盈利能力提升,重现1998年情景。从铁道部部长此前的讲话中,我们发现此次市场化思和举措与1998年极为相似,但对下放力度和具体考核标准两项核心内容涉及不多,力度方面仍有待观察。我们期待最早于6月中召开的铁工作会议上提车黄道吉日能对相应内容有进一步的阐述。考虑到1998年的通过加强客货市场营销、层层落实经营责任以及严格控制成本,成功带动行业盈利迅速提升。我们认为,此次的铁市场化将可能重现1998年的红利,铁行业盈利能力将得到增强。
3、短期更看好铁运能和产资源活化带来的被动式增长。铁市场化,从核心上来看是要使各铁局的身份从管理者转变成经营者,这个转变很困难。我们认为:在铁政企不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主动开拓和整合市场需求的能力仍将是短板;在铁运能翻倍和运营更加市场化的背景下,被动响应市场需求以及现有资源活化的机会将明显增加。比如,我们看好铁货运能力提升带来的既货运运量增长,也看好在发达地区利用车站/动车组开展广告业务和提供多种经营服务的前景,但认为以局为中心发展一体化现代物流模式在现阶段仍不成熟。
4、行业/上市公司利好因素将有望在下半年持续出现。6月末京沪高铁通车,客货分流带来网货运能力增强;最早于6月中旬召开的铁工作会议将确定市场化核心内容和相关举措,各个局开始全面进行市场化探索;铁道部十二五规划出台;资产注入重启;年底-武汉高铁贯通,干线货运能力进一步提升。
5、估值和投资:主题投资关注铁龙物流广深铁。原因在于:(1)受益铁货运能力更加明显:其中广深铁未来五年货运运量将有望翻倍,而铁物流特种箱业务将依托铁运能的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2)铁龙物流更加受益于铁运输由简单线上运输向全程物流企业转型的战略:在各铁局主动开拓市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铁龙物流有望作为嫁接在铁局和终端客户之间的桥梁,在战略层面和经营层面均有望得到铁道部高层和各铁局的进一步支持和更好的配合。(3)广深铁更加受益于发展多种经营业务的战略:珠三角地区较为发达的经济和客运为主的业务结构使得产资源活化进程更快、空间更大,广告业务和商业服务业务均可看高一线)广深铁的资产注入预期更强。
防御性配置/价值投资关注大秦铁,公司在铁股中估值最低(9.1倍2011年市盈率),资产质量最好,分红收益率也最高(2011年5.5%),在市场调整中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而铁运输市场化和持续外延式增长预期则可以支撑公司股价在市场回暖时具备一定的进攻性。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