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价值投资的,肯定绕不开基本面分析,再粗糙的基本面分析,也少不了财务报表解读和商业逻辑梳理。(也包括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分析,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以后会增加这一部分的分析。)
沪宁高速属于公共事业类企业,经营高速公,模式是“建设--经营--转让”,主要靠过费赚钱。
这一类的公司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是稳定的收益,不存在竞争;第二是没有什么高增长,每年的车流量基本差不多;第三个是与经济的整体周期密切相关。这三个特点注定了这类股票的投资并非看它的成长,而是看是否有稳定的营收,高利润,高分红,还有现金流是否好,负债状况如何。
公司是江苏宁沪高速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控制人是江苏国有资产委员会,收费公主要有宁沪高速,宁连高速,锡澄高速,宁常高速,镇漂高速,锡宜高速,无锡环太湖高速,总共是8条高速,除了高速收费,其他的收入还包括加油,餐饮,购物,广告,住宿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业务。
说到了,高速公的模式是:建设—经营—转让,也就是说出钱,企业修,后交给企业运营一段时间,到了期限就要收回。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价值主要看亮点:其一、公的地段,车流量等;其二、经营权的剩余期限。
先看看近五年的市值情况,现在的市值是454亿,相比5年前增长了66%多,平均每年增长13%,但复合增长率大概在8%左右。要知道江苏可是经济大省,但增长也在10%以内,这就充分说明他们的增长性差,这是这类股票的特性决定的。
近5年的分红还可以,一般在5%以内,加上前面的市值增长,每年的实际回报大概在12%到13%左右,应该说很可以,比较稳。
营收倒是比较稳定,但增长不稳定,而且增长率非常小,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分别是00.79%,5.02%,2.76%,这和净利润的表现也一致,进一步说明这类股票的特性。
2016年和2017年的净资产回报率是16%,还不错,2013年和2015年分别是14.5%,13.2%,12.4%,近2年的回报率提高了一点,这个回报率和前面算的回报率也是一致的,说明宁沪高速的回报是真实的。
高速公这一类的公司,主要资产就是高速公,现金变成了混泥土和钢筋,这几百亿的资产看上去很庞大,但如果没有生意就是死资产,根本变不了现金,把高速公敲烂回收钢筋?人工费用都比这些资产高。
第二个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太高了,一条高速公需要上百亿,但是一年的净利润也就是20多亿,干5年赚的钱一旦需要重新修一条高速公,又要投进去,投资者基本没有什么回报了,利润又变成了固定资产。
资产里面有193亿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占了资产总额的42%,高的离谱。什么叫无形资产?就是专利,商品权之类的,但是对投资者没有什么价值,这么高的无形资产在计算估值的时候会显得比较便宜。
流动负债总计85亿,前面流动资产是55亿,说明短期偿债能力很差。在看构成,短期借款近30亿,这是增加了投资。整体流动负债增长了65.8%,而整体负债增长了20.4%,但整体负债率38.8%,并不高,和去年同期持平。
在企业的三大报表中现金流量表是最真实的,因为是以企业实际收到和流出的现金记账,所以难以作假,对比其他的关键指标就可以看出企业有没有做假。
2018年的中报现金流入是49.5亿,同比增长1.35%,说明公司收到的现金同比去年同期没有什么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流净额是26.6亿,这说明公司的经营状况还是比较正常,同比增长了3.5%,和去年同期差不多。
1. 高速公,码头,机场等的股票就当做债券来买,虽然没有什么增长,但是每年的回报加上分红在12%左右,业绩突然变脸的可能性很小,在股灾期间股价也没有大起大落,一直和业绩增长保持同比。
2. 其关键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太大,多年的利润很快随着新工程建设化为泡影,看似资产增长很快,但是根本变不了现金给投资者回报,这类股票要看资产的质量怎么样,负债率如何。宁沪高速整体来说经营状况还不错,投资者回报也可以,但是资产中的无形资产占比太高。
3. 如果拿公共事业股的标杆——上海机场做比较,宁沪高速明显差不少。上海机场的总市值近4年增长了3倍,而宁沪高速近5年也才增长67%左右。另外,上海机场分红也还可以,虽然股息率不及宁沪高速,但上机股价表现好,足以弥补。
4. 从业务角度来看,宁沪高速公的收费站业务和上海机场的航空性业务差不多,但机场业务的非航空性收入(主要是免税店业务)明显好太多,不需要太大的资本投入,坐收租金即可。
刘姓女孩名字大全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