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寸 1寸=1尺;1 23、333、555;12345609……看到这些数字,您可别以为是数学题,这其实是语文猜成语!
近日,一则“小学生暑假作业神题”的网帖,被网友们疯狂转载并评论,连日来成为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
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教育工作者,其中,市大学附属小学的刘老师表示,这类“神题”不是常规性的作业题,但是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通过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理解,由此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小学生暑假神题盘点”的网帖一发出,被网友们疯狂转载,“神题”的答案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的网友说,看了“神题”,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还有的网友饶有兴致地猜测答案。记者在此罗列出部分小学生“神题”,您不妨看看能答对几道。
1.错,是直的;2.错,九又四分之三;3.对;4.错,妻子;5.错,两名;6.错,是星期天;7.错,是状元;8.错,是国名;9.3个(阿拉甲、阿拉乙、阿拉丙)。
6.有一池水,第一天放掉池水的二分之一,第二天放掉第一天剩下的二分之一,第三天放掉第二天剩下的二分之一……照这样的方法,能放完吗?请你说由。
7.桌面上放着四只杯口朝下的杯子,每次翻动三只,能否将杯子全部变成杯口朝上?如能,怎样翻动?
8.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一组拟声词):叮叮叮,叮叮叮;啊,啊,啊,啊;呜呜呜,呜呜呜;喵喵,喵喵,喵喵。
1.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1 2 3(接二连三);333 555(三五成群);510(一五一十);9寸1寸=1尺(得寸进尺);2.38个;3.星期二;4.11;5.46种;6.放不完。1-?-?-1/8……结果不为0;7.能,第一次1号杯子不翻,第二次2号杯子不翻,第三次3号杯子不翻,第四次4号杯子不翻;8.分别是3×2;1×4;3×2;2×3。
大学附属小学的刘老师表示,这种“神题”其实是传统教育与创育的碰撞,充满趣味性,传统的暑期作业会固定学生的思维模式。
“我们的学校每年寒暑假,班级老师也会针对不同学生留不同的特色作业。比如,某位班主任老师曾出过这样的题,列出一些物品,让孩子分三次去超市买,每次不得超过10块钱。或者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让他通过乒乓球来改善……”刘老师说,教育应提倡灵活性地看问题,脱离“标准答案”时,学生们可以发挥,通过发散思维产生新的理解,发挥想象力。
记者在微博上看到,这个帖子发出后,针对第二组题目的第8道题—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一名数学老师说,这道题要是把拟声词换成水果或其他实物,以图示人,估计绝大多数人都能找到规律。“题目还是很有新意的,比如‘数字猜成语’,他需要仔细观察每组数字的不同,运用语文的知识描述出来,考查孩子综合能力。”
对于“神题”有利于培养孩子发散思维,市西安小学的谷玥老师却有不同观点。她说,这些题目很多都属于奥数题,需要孩子有很强的审题能力,并不适合所有孩子去研究。“不要给孩子设置偏题难题,应该让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轻松愉快的成长。”谷玥说。
“这类题目虽然新颖有趣,但是没什么价值,更不能作为考试题型。题目缺乏系统性,缺乏梯度,偶尔做做还可以,如果每天都研究这种题就有点舍本逐末了。”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语文组老师魏震说。
市民邓贺先生有一个正在上小学3年级的儿子,看了这些“神题”后,邓先生表示这些题目很有意思,有很多他自己都答不上来。
“这类题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开阔知识面。有些动手的内容,晚上我可以跟儿子一起做,共同寻找答案会很有意思。”邓先生说,有些题目能稍微给点提示就好了,要不然孩子想不出来,容易打击积极性。把这些题目当作是对孩子的思维训练,多出现几次也无妨。
香野春色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