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查询表】一位朋友来信说,他是负责大区管理营销经理,对于上货波段一直很困惑。每次公司1000多万元的货品分两个波段就全到了,从他这里再到下面片区的分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他在控制上货进度。但他一直觉得拿捏不准,害怕货品上晚了会耽误销售期,而要是上早了,顾客看多了,到真正的主销期就不新鲜了。是否有一些科学的上货波段频率和大体的时间表可以借鉴?相信也是业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般人会认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就是天然的上货波段,如果品牌在全国各地有多家店,就要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上货。不过南方、北方气温相差挺多的,没法给出确切的时间表。通常情况下可以参考去年同期的销售分析,安排新货上市的时间,再看看同行的上货情况怎样。
但我的看法是,一年四季的上货波段并不适合所有的品牌。“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上换季的货品”,这句话是对的;不过,“用去年同期的销售分析,安排新货上市的时间”并不是太确切,有时候光从数据上看,并不能反映所有的问题。例如,如果去年货品上晚了,光从数据中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只会反映出售罄率不高的数据结果。
上货波段的安排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品牌定位、顾客对货品更新频率的需求,每个品牌是不同的。如运动服装是一年6~8次的上货波段,依产品的生命周期而定。春秋两季的新货在一月和七月开始上市,基本符合大部分中部地区季节变化的时间点,不过对于东北和华南地区,就需要因地制宜了,这不是一概而论的。
另外,上货波段还要看你店铺销售的流量,旺季的时候货走得快,就需要上得勤一些;淡季的时候货走得慢,就少上几次。过年过节要多囤点货,平常就少囤点。对于非季节性的标准化产品,例如内衣袜子等产品是可以按照这个说法操作的。由于受季节变化、流行因素的影响较小,这类货品的销售生命周期较长,没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期和低潮期,所以只进行规律性补货即可,没必要按照上货波段来操作。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