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股票导读 > 正文

名著导读应该怎么教?

类别:股票导读 日期:2020-10-27 3:08:21 人气: 来源:

  关于中学统编语文的名著导读,大学中文系教授,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指出了现今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供老师们参考。

  名著导读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这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即让学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几本书,这个应该是第一标准。课本教学都是单篇阅读为主,学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读一篇文章首先想“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语言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可这样的思并不足以应对整本书的阅读。所以,希望在中学阶段,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几本书。

  虽然名著导读已经纳入到课程中,但不要把它变成完全强制性的阅读,不要过多的动作。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阅读非常重要,没有阅读就没有阅读兴趣,没有阅读根本谈不上阅读的习惯,更谈不上什么阅读的生活方式。

  名著导读的主要功夫依旧在课外,课内只是激发兴趣,提供,或者排除难点。所以,教师在做名著导读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两个字。哪怕学生完不成任务,或者任务完成得不好,也不要他的兴趣。

  除了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这个阶段,寻找兴趣点尤为重要,要你为孩子考虑,设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这本书,他的兴奋点可能在哪里?可以通过设计导读问题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

  比如《三国演义》名著导读中的问题是“寻找第一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更适合学生阅读结束后,在对小说有整体了解之后提出,而且高度不够,不妨问一问“曹操这个人到底是还是?说说你的理由。”这个题目更加具有立体感。还有“《三国演义》里面,你看完以后,你对智慧和奸诈有什么区别?”“你认为谁是英雄?”“鲁迅说诸葛亮近妖,为什么鲁迅这样说?”类似的问题肯定能让学生讨论起来。

  比如《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写给自己看的,是一个成年人的回忆,是成年人很痛苦的时候靠小时候的生活(回忆)来安慰自己,并不能当成故事来读。所以要给学生预先说明这本书理解起来有难度,告诉他你能读最好,读不懂就查查资料,了解一些背景,想办法读完;实在理解不了没关系,以后再说。同时也要告诉他方法——

  要让一个15、16岁的孩子来理解眼中的成年是什么样:“作者是在回忆中选择性的记忆,他是用一种调侃,又温馨的方式去处理的。”就要告诉他:“你现在是少年,倘若20、30年后的你回忆现在的生活,会怎么看呢?是会觉得非常可笑?还是会感到十分温馨?”

  为什么灯总要亮到深夜?谁抢走了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国家要给中小学生减负,维塔斯发律师函家长也在抱怨孩子越睡越少。这样一个从上到下都重视的问题,为什么成了难题?为什么中小学生房间的灯总要亮到深夜?到底谁拿走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详细】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东莞金融网-东莞金融网,投资网,理财,理财网,股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