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股票导读 > 正文

“青少版”经典会误了青少年

类别:股票导读 日期:2020-1-5 15:08:53 人气: 来源:

  这几天,不断有朋友交流“共读书目”的版本问题。这个问题我已经在《如何买书》的文章里说过了,或许没有写清楚,或者现实的问题有点儿复杂,今天就“青少版”经典书籍的话题谈一点儿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推出“青少版”经典书籍会误了青少年的阅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的经典阅读起反作用。

  记得十几年前,书店里极少有“青少版”经典名著。随着近些年阅读推广,特别是统编语文教材对名著阅读的要求,经典阅读有了一个很好的普及。这本身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受效率与功利心的惯性推动,总想“多、快、好、省”地把经典阅读的事情办好,不少出版社甚至所谓的“专家”,想尽一切办法把原本难读的名著“删减”或“改编”为简易的“经典名著”。此类书籍一经推出,受到了那些自己错过读书机会,但又希望自己的孩子阅读名著的的欢迎。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青少版”经典名著图书市场就形成了。

  客观讲,很多经典的受众群体就不是青少年,那么我们成年人读起来都有些生涩,青少年如何阅读呢?温儒敏教授曾在《温儒敏谈读书》中写道:“学生读经典不宜,宁可先说明:不喜欢是正常的,但读了会大有好处。很多孩子踌躇满志地选择了经典书来读,可是半途而废,甚至刚一开头就读不下去。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读不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也许这本书太深,不适合他们……教师和家长应当有所指导,虽然有些经典读完了也不太懂,但不要紧,总有一些阅读感觉和印象留存下来,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会慢慢去理解。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了,终身都大有好处。”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受青少年学生的阅历与理解的,“啃”不动经典书籍是很正常的,但不正常的是很多“好心人”总想帮助青少年们把难读的书籍,通过人为的“加工”,变成符合学生口味的“儿童读物”。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不理想,特别是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读书更是举步维艰。比如教师的阅读储备相对滞后、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不系统、中小学阅读课程衔接有断层、家校共读活动难以推进等。但与这些外部因素相比,制约青少年阅读的最大问题是时间与课时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还让学生读那些青少版的简易图书,这看似是一种快速扩大学生经典阅读范围的方式,其实是一种阅读上的饮鸩止渴。

  首先,如上所言,他们读到的不是真正的经典,而是“盗版”的经典,这种阅读充其量了解了书的基本大意、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的结局。但缺乏对经典文字及整体结构的,更缺少对作家独特的气质与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的。其次,由于时间的,读过这些青少版读物的学生,是不会再挤出时间去认真啃读原著了。一是没有时间做保障,二是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读过了,再读这些文字意义不大。有了这种心态,我们还能指望学生热爱经典吗?甚至大部分学生会与经典书籍分手,从此再也不会去翻阅他们本应该翻阅的书籍。最后,即便学生第二次去完整阅读这些经典,但他们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因为读青少版需要时间,读原版经典更需要时间。而所有人的时间都是一次性的,不可能你读了两遍书,会多给你几天光景。

  所以,对于经典书籍的阅读,我们首先应该站在较高的去看待,去慎重遴选。要注重阅读的时机与方法的引导。不要搞一刀切,拉高阅读预期,让学生必须怎么样。其次,不要试图通过这些简易版的经典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培养兴趣的话,应该要从学生读得懂、喜欢读的角度去选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阅读的课程意识,就如同医生的药方一样,用什么样的药方去医治什么样的病。对于经典阅读,我们选择经典的原著版本,要去掉非阅读的信息干扰,如名师导读、好词好句批画、段落赏析等。从学生阅读的时间成本、阅读耐力、阅读品质、阅读习惯等角度去综合考虑。再其次,认可“连滚带爬”是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的真实状态。尊重学生的阅读规律、阅读,不要人为拔高要求,不要增加不符合实际的负担,就让学生们安静、完整地全书,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去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书籍的变化,适当地渗透一些读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而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本身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定位。

  一句话,当教师能够攻下经典原著并把自己的体会有声有色地讲给学生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会随着教师的步伐,走进经典,“盗版”。

  安徽成立一领导小组,名单公布!安徽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领导小组名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扎实推进安徽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详细】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 住宅楼内电动车严禁“人车同屋”从本月起,居民住宅楼、员工宿舍等有人员居住的场所内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必须搬离,严禁“人车同屋”;电动自行车采取“飞线”、入户等方式违规充电的,必须及时纠正,加强教育警示。近日,安徽省住建厅下发重要通知,端午节后在全省住建领域开展安全执法…【详细】

  合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不高于2766元可申请公租房据安徽商报报道,城镇户籍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于2766元/月,均可申请公租房。安徽商报融记者9日从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获悉,该市6月起执行2019年公租房准入标准及相应补贴标准。 据,合肥市市区2019年公租房的月收入准…【详细】梦见吃面条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东莞金融网-东莞金融网,投资网,理财,理财网,股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