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名著阅读少不了科幻小说,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篇幅很长,情节环环相扣,成为中小学生非常爱读的名著之一。在凡尔纳的众多作品中,《海底两万里》是文学性和科幻性表现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杭州语文名师张敏认为,阅读前最好可以制订一份阅读计划,注意阅读方法。
张敏,杭州市十五中教育集团崇德中学语文教师,“西湖语文”号主编,西湖区教坛新秀,曾获市论文一等,区“一师一优课”一等,区命题比赛一等等。
接下来制订一份阅读计划。《海底两万里》上下卷共47章,约30万字,课标要求初中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这是拟定阅读任务清单的重要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孩子能够在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同时,进行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有方法: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概括主要内容;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视,扩大视域范围,每分钟不少于400字;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点,有所取舍。
快速阅读并不是一味求快。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一个很好的速读课程应该要教你不同的阅读速度……应该是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而让你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所以,“快速阅读”中,集中注意力进行快速阅读,同时需要对感兴趣的内容、关键内容,进行一定的精读和思考。
孩子们读完之后,非常有必要对情节进行专题梳理。比如,绘制诺第留斯号的航行线图,标注阿龙纳斯教授跟随尼莫船长所经历的奇幻美妙而又惊心动魄的海底环球之旅的主要事件,男人断掌手相图解回顾和梳理情节。
同时,本书刻画了四个半人物,四个人物是尼莫船长、阿龙纳斯教授、康赛尔、尼·德兰,只在小说开头昙花一现的“亚伯拉罕·林肯”号舰舰长法拉格特算“半个人物”。孩子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通过“形象+事件”的方式对人物进行梳理。
结合对人物和情节的梳理,着重探究尼莫船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完美的像是神一样的存在,还是一个复仇?
可以看到,尼莫船长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在冷静的谈吐中,他博学多才、志趣高雅;在和困境中,他冷静机智、勇敢担当;在弱者和同类面前,他重情重义,善良美好……但是,他同时拥有另外一面:他阿龙纳斯三人,永远不允许他们离开潜艇,使他们失去;面对来犯的铁甲舰,他地撞沉整条战舰,成为者……
主人公性格的多面与复杂,是名著人文性的深刻体现。《海底两万里》中人物所彰显的性格特点和形象,赋予了小说更丰富的主题,甚至超越了科幻本身,这也是这部小说经久不衰的原因。
在凡尔纳创作完成《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之后,当时社会对这部小说是否属于文学作品引起争议,即对这部小说文学性和科学性的探讨。这部作品到今天仍熠熠生辉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深刻的文学性,另一方面更在于其突出的科幻性。
更不可思议的背景是,1866年,凡尔纳通过想象创造了“鹦鹉螺号”;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1886年,英国人发明了电力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取名“鹦鹉螺号”。
甚至“尼莫”(Nemo)在拉丁语中是“子虚乌有”“不存在的人”。经过比较和探究,孩子们才能理解,这一切的塑造和描述,建立在科学和人性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对超越时代的内容“不疑”,有助于孩子理解科幻小说的特质:科学+幻想。
暑期名著阅读的绝佳策略是亲子共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阅读名著,第二个阶段是阅读与之有关的名著,或者同类的名著。
第一阶段,亲子共读《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涉及许多科学常识,这些是超出一个小学生甚至初中生的知识积累的,在孩子首次阅读后,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探讨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有助于培养孩子探究的阅读习惯。
第二阶段,亲子拓展阅读《神秘岛》。凡尔纳代表作“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海底两万里》尼莫船长和诺第留斯号潜艇的结局在《神秘岛》这部书中。所以拓展阅读《神秘岛》,有助于理解尼莫船长神秘、矛盾而多面的特点,从而丰富文章主题的理解。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