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2018 年8 月23 日发布2018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61 亿元,同比增长5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 亿元,同比增长9.49%;基本每股收益0.1135 元/股,同比增长9.56%。
业绩符合申万宏源预期,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61 亿元,同比增长53.24%;归母净利润3.00 亿元,同比增长9.49%。报告期内公司成本管控能力增强,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0.00%,低于营业收入增速,引起公司毛利率提升1.73 个百分点至19.99%;但由于本期研发投入3.47 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5.79%,推动管理费用增长127.68%,导致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业绩符合申万宏源预期。
单晶替代趋势,产能扩张保障业绩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57.60 亿元,同比增长56.65%。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4.30GW,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12.24GW,同比增长72%。随着单晶成本快速下降,产品性价比随之提高,推动单晶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根据PVInfoLink,2017 年全球/中国单晶市占率分别为27%/36%,2018 年上半年全球/中国单晶市占率已大幅提升至45%/54%。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光伏材料四期项目已全部达产,台湾私拍布丁四期项目预计将于2018 年第四季度全部达产,届时公司整体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年产能合计将达到23GW 以上。公司作为我国单晶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单晶替代行情,产能扩张将进一步保障业绩增长。
半导体硅片供不应求,公司大硅片业务开展如火如荼。全球大硅片供不应求,价格进入温和上涨期,从2016 年下半年起,全球半导体硅片呈现供不应求局面,2017 年起,全球三大硅片供应商日本信越(Shin-Etsu)、Sumco 以及Siltronic 调涨12 寸硅片价格,1-3 季度分别涨幅约10%,SUMCO 预测2018 年12 寸硅片的将有20%的涨幅。公司在内蒙、天津、江苏(无锡)部署了8-12 寸硅片生产线 英寸直拉单晶生产项目已实现量产;天津的12 英寸直拉单晶生产项目已实现样品试制,8 英寸半导体抛光片项目在3 月份产能已达10 万片/月,预计2018 年10 月建成达30 万片/月;无锡的8、12 英寸大直径抛光片产业化项目预计2022 年产能分别可达75 万片/月、60 万片/月。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半导体材料国家队,肩负大硅片国产化历史重任。考虑定增带来的股本摊薄,我们预计公司18-19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3 和7.21 亿元(下调前为7.43亿元和9.09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7 和0.26 元/股(下调前为0.28 和0.34 元/股),新增2020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13.60 亿元,对应EPS 为0.49 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4、29和15 倍。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