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美女老板全集经国务院批准,中储粮总公司和中储棉总公司实施重组,中储棉总公司无偿划转并入中储粮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1月11日,中储粮与中储棉重组大会在京举行,标志着两家央企重组工作正式实施。国资委党委郝鹏、副主任张喜武、国务院派驻中储粮总公司监事会郜风涛出席重组大会,郝鹏在重组大会上讲话。
据悉,中储粮总公司与中储棉总公司均以重要农产品储备经营管理为主业,以和发展利益为旨,两家企业一致、业务相近,具备整合重组的良好基础。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国企和健全国家储备制度的有关,为进一步增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安全能力,中储粮总公司与中储棉总公司于2015年底共同提出重组申请。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准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两家企业重组整合进入落地实施阶段。这将成为中央储备事业和中储粮总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业内人士指出,重组后的中储粮,进一步整合国家重要农产品储备资源、调控资源,其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在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更重要,在国家粮棉油安全和市场稳定的作用将进一步巩固加强。重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在储备领域的功能。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粮油、棉花等国家战略物资储备领域属于此轮央企中要巩固和加强的领域。中储粮与中储棉整合重组了深化国有企业要求,符合中央关于“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在重要农产品储备领域的功能,为推动储备行业国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有利于增强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保障能力。粮棉油储备体系是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国务院就进一步健全国家储备制度作出了战略部署。此次两家企业实现重组,进一步整合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资源,加强和巩固国家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使产业更集中、管理更集中,服务宏观调控更有力,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储备效率效能。
——有利于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中储粮和中储棉在各自领域都是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支撑力量。当前,中央事权粮棉油库存属于历史高位。通过重组,有利于统筹开展粮棉油调控业务,形成更为高效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在更高层次上整合各类调控资源,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创造有利条件。
——有利于培育具有更强实力的中央储备集团。中储粮拥有国内独一无二的仓储设施网络体系,建立起新的集团管控体制,并且在多年的运营中形成了成熟高效的储备粮油轮换经营模式;中储棉在资产质量、运营效率,以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等方面处于较好水平,企业稳健发展。两家企业重组,有利于管理经验借鉴、产业协同、资源互补,产生“1+12”的效果。
中储粮和中储棉分别于2000年、2003年成立,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油、储备棉的经营管理,执行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任务,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14年,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后明确指出:“多年实践证明,中央建立中储粮垂直管理体制的决策是正确的,利用市场手段、通过企业化运作保障中央储备粮常储常新的轮换机制是成功的,中储粮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主力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是总结中储粮十几年运作实践得出的“三个基本共识”。
据了解,中储粮与中储棉将按照整合方案有序推进重组,包括资产、业务、人员、文化等方面整合的具体措施。重组后的中储粮将继续聚焦粮棉油储备主业,优化收储网点和网络布局,着力提高储备运营效率,加快培育具有更强实力的中央储备集团。中储棉总公司作为其全资子公司,将继续承担国家下达的储备棉经营管理任务。
中储粮总公司和中储棉总公司重组后,企业资产规模将达到1.47万亿元,位居央企前列,储备品种涵盖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大豆、豆油、菜油、葵花油等食用油脂油料以及棉花共八大品种,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影响举足轻重的农产品企业集团,将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农产品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南方五省区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6月29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成立,至此,南方五省(区)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台。此前,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于6月28日挂牌、贵州电力交易中心于4月21日成立。 今年1至5月,南方电网完成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502亿千瓦时,占网内…【详细】
央企近七成为混合所有制6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受国务院委托,就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情况向常务委员会作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9.2万亿元、所有者权益40.1万亿元,分别为2012年的1.5倍和1.…【详细】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