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对应地位将使其在MSCI权重不断上升,MSCI也将带动更多海外主动配置资金通过沪深股通进入A股。A股投资者结构,以及市场机制将进一步国际化,整个A股估值体系势将重构。
四度,A股“入摩”尘埃落定。时间6月31日04:30,经过四度,A股终于顺利被纳入MSCI指数。根据明晟公司的新闻稿,MSCI从2018年 6月开始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初始纳入因子为5%,纳入222只大盘股,占新兴市场指数权重0.73%。实际上,此次A股纳入MSCI表明A股正式步入国际化。随着A股引入沪港通、深港通后,加入MSCI将进一步引导A股价值投资。
方案变化:与今年3月的问询方案相比,6月的正式方案的主要变化在于覆盖股票数量有所提高:由169只提高至222只;占新兴市场指数权重也随之增大:由0.5%提升至0.73%。
选取方式:MSCI决定纳入能通过沪股通或深股通交易且不因停牌而被排除在外的所有大盘A股。具体的选取方式是:从MSCI现有国际中国指数成分的459只个股中,排除195只中型市值个股、10只无法通过互联互通购买的大市值股票、22只长期停牌股票以及10只在指数审核期间停牌的股票,得到的222只大盘股全部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和ACWI全球指数。
远景展望:MSCI拟在2018年5月和8月分两步实施初始纳入计划。若在此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者大属马的今年多大幅度提高,MSCI 不排除将此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
MSCI称,进一步纳入 A 股须以中国 A 股市场的准入状况与国际水平更加密切地接轨为依据。包括久经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沪股通和深股通每日额度的放宽、股票停牌状况的不断改善、以及对创建指数挂钩投资产品的进一步放宽。下一步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进程可能涉及增加当前仅为5%的流通市值纳入因子以及加入中盘A股部分
海外经验显示纳入MSCI对股票短期影响有利有空,中期利好。和韩国采用渐进式方式纳入MSCI,巴基斯坦、卡塔尔、阿联酋、印度等国家一次性纳入。从韩国历史数据来看,在1992年1月首次纳入20%市场后先跌后涨,半年内持续下跌29%,随后一上行,至1994年11月相对最低点上涨130%左右;在1996年9月纳入50%后,市场短期内小幅上涨后便出现大幅回落;而1998年9月全部纳入后,股市触底反弹,一年内上涨235%。从的历史数据分析来看,1996年9月首次纳入50%同样为股市带来利好,一年时间涨幅58%,随后震荡下跌,第二次纳入比例提升利好不再,股市下跌,直至2005年全部纳入MSCI,企稳回升。巴基斯坦方面,2016年6月纳入MSCI之后股市明显走高,至17年1月上涨约45%,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6月份之前即将纳入MSCI之际,巴基斯坦KSE100持续走高,然而真正纳入之后受前期利好兑现急剧回落。卡塔尔和阿联酋在分别纳入MSCI后,一改前期平稳态势,快速上涨,纳入后一年时间内分别上涨60%和150%,随后震荡回调,双双回落。对于印度,纳入之前市场经历直线月真正纳入后市场不升反降,随后三个月下降12%,未见明显利好。
网友评论 ()条 查看